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席在京揭牌

       2023年3月3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席在北京师范大学揭牌成立。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马骏、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秦昌威为教席揭牌。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主持仪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未来教育与创新团队主任索比·塔维尔(Sobhi Tawil)、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教育信息化与教育人工智能部门主任苗逢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Shahbaz Khan)、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马骏、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秦昌威、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以线上线下方式出席仪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席揭牌仪式

       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冲击下,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系统性变革,教育领域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为了更好地应对智能技术带来的挑战。今年2月,北京师范大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签署了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席协议。该教席旨在促进来自中国以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世界其他地区大学和教育机构的高水平专家学者与教育教学人员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探究有效且合乎伦理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助力相关人才的培养。

黄荣怀教授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席主持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席主持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荣怀介绍了教席的愿景、目标和工作计划。他表示,教席将于2023年上半年正式启动,并在4年任期内开展教育领域人工智能相关研究、培训、信息共享和文献工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席主持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荣怀

       教席将围绕5个主要目标开展工作,包括建立培训中心并设置人工智能典型教育场景试点,建立由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和从业者组成的人工智能教育跨部门共同体,设立跨学科开放课题,建立高质量人工智能相关数据库,设立信息沟通与项目合作工作专班等。

       教席的5大任务包括:建设人工智能与教育数字资源中心,组建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师实践共同体,开设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国际研修班,开展多语言学习与全纳教育机器人国际联合研究,组建人工智能与教育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网络。他希望有更多机构和研究者加入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席项目,共同促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4的实现,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

主旨演讲

       索比·塔维尔的致辞从教席的职责出发,强调数字技术要为人类共同愿景服务,要关注人工智能技术教育应用的伦理问题,确保教育人工智能开发和应用全价值链中的人文主义价值导向。他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在制定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保障机制和伦理准则,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师生能力的提升提供指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未来教育与创新团队主任索比

       秦昌威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席的成立是响应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变革的新要求,深化相关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举措,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将积极支持教席在人工智能助推教育变革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他希望教席在搭建高水平国际合作研究与交流平台、开展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能力建设、培养国际化人才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秦昌威

       夏泽翰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角度充分肯定了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席的重要性。他强调在推广人工智能技术、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过程中,要确保教育的全纳与包容,让所有人,特别是边缘人群享有优质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机会。他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将大力支持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席和全球教席网络的建设,提升各机构的技术创新能力,在全球层面实现对话和知识共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Shahbaz Khan)

       马骏从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宏观视角出发,充分肯定了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席的重要性。他指出,该教席的设立是北京师范大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深化、拓展合作的重要成果。北师大将充分支持教席工作的开展,与各界携手应对全球教育挑战,不断增进人类共同福祉。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马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中国代表座谈会

       启动仪式上,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代表进行了座谈,专家们介绍了各自教席的工作情况、取得的成果和社会影响。参加座谈的专家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席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高等教育教席代表、北京大学阎凤桥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主持人、北京交通大学徐宇工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代表、中华女子学院刘姝教授。座谈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武法提主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中国代表座谈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席代表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教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主持人
北京交通大学徐宇工教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代表
中华女子学院刘姝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武法提教授

人工智能与数字教育研讨会

       教席启动仪式后还举行了“人工智能与数字教育”研讨会。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教育信息化与教育人工智能部门主任苗逢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放教育资源教师培训技术教席主持人、法国南特大学教授科林·德拉希格拉(Colin de la Higuera)、伦敦大学学院教授罗斯·卢金(Rose Luckin)、南洋理工大学教授吕赐杰(Chee-kit  LOOI)、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工智能教席主持人伦敦大学学院教授约翰·肖·泰勒(John Shawe-Taylor)做了主旨报告。

圆桌论坛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焦建利、北京大学教授汪琼、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方海光、伦敦大学学院学习技术副教授穆特卢·库特罗瓦(Mutlu Cukurova)、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艾哈迈德·特利利(Ahmed Tlili)参加了圆桌论坛。主旨报告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艳燕主持,圆桌论坛由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杨俊锋主持。研讨会上还发布了《人工智能为所有人学习所用?100篇有影响力的教育机器人学术论文》手册。

北京师范大学李艳燕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陈莺发布《人工智能为所有人学习所用?100篇有影响力的教育机器人学术论文》手册

专家观点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认为,在教育中运用数字技术要处理好三对关系:一是要处理好技术和人文的关系。数字技术是帮助提高教育质量的手段,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能变,人文精神不能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不能变。二是要处理好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在使用数字技术的同时,一些传统的教育手段不能丢。三是要处理好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关系。数字技术尤其是虚拟现实技术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概念的感性认识具有独特帮助,但还是要让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通过亲自活动、亲自体验来增加知识,增加智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教育信息化与教育人工智能部门主任苗逢春认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转型必须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原则,人工智能必须是可解释的、可预测的、为人所控制的、对人负责。在人工智能的使用上必须贯彻全面综合的数字化学习政策,支持数字教育实践并不断提升师生数字素养。政策制定者应对如何确保人工智能合乎伦理地应用于教与学进行更多的思考,为学生、教师和所有公民的数字化学习奠定基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工智能教席主持人、伦敦大学学院教授约翰·肖·泰勒认为,全球人工智能迅速发展,我们无以回避,必须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各种影响。必须在计算机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建立正确的关系,认识到如果只关注纯粹的算法和数学教育将无法实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目标。他认为,计算机科学教师必须接受人文学科的培训,必须让人文和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

       伦敦大学学院教授罗斯·卢金认为,在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反思整个教育系统,特别是评估系统。要充分利用已有技术,同时适应ChatGPT等人工智能新技术,教育系统必须帮助大家明白如何使用人工智能,而不是简单的选择或弃用。要看全面思考技术和人类自身的优长和局限,使人工智能服务于人,同时深化人理解自身的能力。

       南洋理工大学教授吕赐杰认为,新加坡教育部将ChatGPT定位为一个类似于计算器的工具,学生应懂得如何使用人工智能工具获得信息并批判性地评估此类工具的价值。教师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既不能过度依赖智能工具,也不能一味排斥,要确保学生获得基本的应用技能并理解相关概念。要思考如何利用ChatGPT开展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更高效进行教学评估并规避风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南特大学开放教育资源教师培训技术教席主持人科林·德拉希格拉认为,以人为中心的人工智能致力于采用不同方法创建系统,促进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也应促进人对技术的理解并使其更好地适应环境。应充分认识到人类与智能系统的差别,彰显人类的价值,让人工智能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带来利益并规避风险。我们应教会下一代如何驾驭人工智能去解决各种新问题,让智能技术惠及更多人。

Scroll to Top